很多80后90后或许记得赵本山和范伟在1995年春晚上演过的一个小品,名叫《牛大叔提干》。
(资料图)
讲的是一个村民牛大叔为了村小学的窗户玻璃,去找王经理办事,却被临时拉去陪酒的故事。
小品里贡献了“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胃下垂”和“扯蛋(扯淡)”等笑点。
更犀利讽刺了一把当时的公款吃喝问题。
说来,90年代前后的公款吃喝、饭局文化确实很盛行,以至于民间都有很多段子流传。
比如“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
比如“小吃小办,大吃大办,好吃好办,不吃不办”。
以及有挖苦意味的“不贪污,不受贿,吃吃喝喝算啥罪?”
这些现象,小品里有反映,当时的电影也没有缺位。
若选一部有胆敢拍、敢讽刺的,当属这部:
《来的都是客》。
上映于1990年的《来的都是客》,由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
主演是一班我们熟悉的小品/相声演员,包括赵本山、巩汉林、句号等。
就像片名提示的,影片以一个乡食堂“大方招待”四方来客为切入点,还原了当时大吃大喝的社会风气。
酒桌之上的官场学问、招待学问也被揭开,是一部现在看仍会佩服的讽刺喜剧。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竹林乡的地方,这里盛产竹子。
一个叫肖望发的人头脑很灵活,他组织村民办起竹编工艺社,加工后的竹制品远销各地。
竹林乡一下出名,各地的参观团纷纷来取经,也有很多商人来谈合作。
乡长很高兴,因为那意味着一批又一批的订单、意味着全乡收入的增长。
可一个难题也出现了。
领导视察、企业交流、参观团越来越多,他们都要在乡里吃饭,公家仅有的乡食堂已快应付不过来。
于是,乡长请肖望发来做专职食堂管理员。
给予的名头是乡里的“八把手”,排在妇女主任后面。
爱干实事的肖望发接过了岗位,他为食堂立了新规矩、引入了标准的服务模式。
准备撸起袖子干新的事业。
精力旺盛、脑袋灵活的肖望发在紧张的时间里完成了一项项招待任务,不管是商人、上层领导,还是退休老干部,他都能伺候好。
尽管管理有方,可眼看着外省的参观团也蜂拥而至,各层级的领导也经常突然到访。
肖望发有时连食材都来不及准备,他和他的同事们经常被搞得焦头烂额。
车一到,门一开,人一坐,就得好吃好喝地招待。
八菜一汤、十菜一汤堆满桌子,并且吃公家饭,每人只象征性地收八毛钱,几乎等于免费。
乡领导和食堂工作人员还要豁出命一般陪酒,哪个也不能怠慢。
不仅免费大吃大喝,有时还要附送价值不菲的竹艺品,算下来,乡里每天都在倒贴钱。
百姓们辛辛苦苦编竹子攒下的家底,马上就要被吃空了。
渐渐的,肖望发开始向乡长表达不满,认为这样做是不是太过紧张了。
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为什么要围着领导团团转?
可乡长的回应只有六个字:
这是政治问题。
有一天肖望发终于受不了了,极度疲惫的他提起菜刀质问乡长:还让人活不?
同时,省里来的一位下乡巡察公款吃喝的副书记,发现了这里的猫腻……
只有短短90分钟出头的《来的不是客》,论拍摄手法、论叙事、论画面都是朴素至极。
一众小品、相声演员的表演也很接地气。
特别是年轻时赵本山演的农民肖望发,既憨厚又有一股轴劲儿,与我们熟悉的春晚舞台上的那个赵本山完全不同。
就是这样一部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电影,提醒了我们艺术作品应有的一层内在意义。
那就是讲民之所想、抒民之所怨,针砭时弊。
影片透过一场场酒局、一次次接待,揭开了90年代凡事以吃吃喝喝为中心的社会乱象。
片中的“客”,大体分三类。
第一类是商人。
其中一个总经理称自己正在把竹林乡的产品介绍给美国人,订单价值上百万美元。
为了迎接这位“财神”,乡长提前打听到对方喜欢吃溜肝尖儿,可食堂没有买到新鲜的猪肝。
肖望发立马现杀活猪取肝,可刚想做,对方秘书又说想尝一下当地特色的清蒸蜂蛹。
肖望发又跟乡会计去取蜂蛹,两人被蜇地满头是包。
菜终于做出来了,换来对方一句“妙,妙,不愧是宫廷名菜”。
不过酒桌上,经理口中的订单变成了五十万美元,然后就是一阵哈哈代过。
第二类是业务领导。
比如那位油腻的电力局局长。
竹林乡需要尽快实现通电覆盖,所以特意款待手握供电权力的局长。
借着来视察的机会,他一边承诺尽快铺设电路,另一边暗里索要名贵的竹艺品,临走时礼物堆满了车子。
这位年纪五六十的局长还有个“业余爱好”,喜欢占女性便宜。
酒桌上抓着年轻女服务员的手不放,还猥琐地问姑娘“你今年多大了?”
乡长和食堂员工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且由他老不正经,只能在他走后再安慰委屈的女服务员。
第三类是退休老干部。
省里有位即将退休的李老要来看看,这样的级别,自然是前呼后拥,县长等七八人随同。
乡长也是提前收到上面“指示”,李老平日喜欢钓鱼,“安排一下,要保证李老钓到鱼,钓好鱼,钓大鱼”。
肖望发先是摸着脑袋纳闷儿“这鱼怎么能听调遣呢?”
后面就立马准备起来,包鱼塘、放鱼饵,一宿未睡。
第二天李老来到鱼塘,可大半天没一条上钩,急了眼的乡长想出一招,找水性好的乡民悄悄潜入水塘,把一条大鱼挂在李老的鱼钩上。
人找到了,水里憋到差点窒息,好不容易才把鱼挂上去。
李老的鱼竿动了,县长乡长等一行人终于舒了一口气。
等到吃饭时,李老要求简单的四菜一汤。
肖望发本想照做,可乡长说哪有那么简单,不能真的做四个菜,要让首长吃高兴,还不能犯他的规矩。
于是“揣摩圣意”后,他们端上了四大盆一大缸。
数量是对上了,但实际的菜品却是十六菜两汤。
这引得李老话中有话地说道:
原来你们不仅业务做的好,也很会对付上面来的人。
面对日复一日的吃吃喝喝,一次次招待领导的战战兢兢。
还有顶着各种名号来蹭饭喝酒的参观团(如段子“要想解解馋,组织检查团。要想多喝酒,基层走一走”)。
乌烟瘴气的氛围让本来十分有干劲儿的肖望发也泄气了。
他感慨“以前跑生意时三四天不合眼,可越干越有劲,没想到现在生意做越大,怪事就越多”。
“产品倒是卖远了,但离正道也越远了,现在不搞点邪门歪道,好像就干不成正经事。要成交一笔生意,这额外的条件真让人受不了”。
食堂的同事们也整天忙得够呛,可也佛系了。
他们会说:
这当官的,多吃点喝点是他们的福分,只要吃了喝了后给老百姓办点好事,就算好官。
一次次的忍受折腾卑躬屈膝,只是为了换回权力者们一点点的体谅和有作为。
整日陪笑脸的乡长夹在中间,他看似关心肖望发,其实还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
乡长十分懂得官场之道,对上够谄媚,对下够冷酷。
平时除了逼问饭菜进度就是用“你要负政治责任”来施压。
好像领导们一顿饭吃不好喝不尽兴就是犯罪一样,丝毫不考虑下属的感受。
陪酒招待需要人时,不管你是胃疼还是在吃药,一律要上场,用他的话说就是:
喝出毛病了按工伤处理,喝死了算烈士。
乡长用同一个标准来招待所有人,其实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比如,那位年事已高的李老就想吃简单的四菜一汤。
可乡长自己做了曲解,默认了所有人都是好吃贪喝的酒肉之徒、所有当官的都是高高在上之心。
所以才有了实干家肖望发最后的爆发。
当又一次被乡长命令“快去做菜”时,他提起一把刀回应道“要菜没有要命一条”,并质问乡长:
“当上这八把手以来,没有一天休息。天天迎来送往,谁也不敢得罪。”
“乡亲们辛辛苦苦没日没夜一根丝一根丝编出来的百骏图,八千元的东西你说送就送;”
“乡里的小学都快塌了,家长们每天担惊受怕,只需两千元,这可点预算都舍不得批。”
“现在一个月光招待费就要两万,还要人活不?”
还要人活不?
这句发问,是上世纪大吃大喝风气下,夹缝之人的呐喊。
是权力、阶层、资源不平等逼迫百姓不得不发出的声音。
大堆的礼物、大摆的宴席都献给领导,即便倒贴钱也笑呵呵地迎来送往,却不愿拿出一小部分修一下孩子头顶的屋檐。
这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当代演绎。
唉,什么世道。
上一篇 : 世界热推荐:大咖云集共话龙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