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我喜欢和支教的姐姐们聊天,感觉很亲切”“屏幕上的支教老师教得好,我对画画更感兴趣了”……小小的云端窗口,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据《人民日报》报道,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云支教”方兴未艾,许多师范生等参与其中。
奋斗,赋予青春以光华。无论是优秀教师、专家学者,还是其他志愿服务的力量,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选择“一起云支教”项目,开展支教帮扶活动,都值得点赞。对于那些师范生来说,可利用专业所学,发挥自身所长,帮助农村偏远地区的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这也有利于他们积累教学经验,涵养育人责任,在支教中不断提升水平,体悟家国情怀,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资料图】
无论载体怎么变,但初心不能变,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始终如一的是心贴心。事实证明,“云端”也可以接地气,云课堂也能带来真体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相关平台健康发展,资源对接顺利推进,“云支教”不仅变成美好现实,且渐入佳境。
在当下的语境中,“云支教”助力乡村教育向好发展,也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从这个角度看,如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把数字化作为创新乡村教育的有效手段,形成实用管用的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乡村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如何鼓励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数字支教,需要全社会贡献力量,需要相关部门协同发力。
“云支教”已经迈上了快车道,但仍需优化,也需全面检视,以推动“云支教”发挥更大效能。首先需要厘清的是,“云支教”能够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但不能取代线下支教。“云支教”是线下支教的有益补充,但不能把补充当成“主餐”,完全取代线下支教。
还要关注的是,如何推动“云支教”长期化、科学化、常态化?推进“云支教”,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刚需”。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相对完善的数字化环境,需要较为健全的数字化设施。如果硬件配备不及时,抑或不到位,就会影响云上教学的质量,不利于他们享受“云支教”带来的成果。
而对于参与“云支教”项目的大学生来说,尤需增强使命感,全力以赴做好“云支教”工作。“云支教”带有公益性质,需要责任心。因此,线上教学也要像线下教学那样认真,在教学时要体现现代气息,融入时代精神,要向孩子提供信息增量,让他们有所增进,也要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取向上的力量。
有孩子表示:“支教老师不仅能讲学科知识,还有亲情陪伴、心理咨询等,我们很喜欢。”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打开精神世界,也需要“云支教”的老师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一定程度上说,走进心灵世界更重要,通过亲情陪伴、心理帮扶,让孩子坚定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比单纯传授一些书本知识更有意义。为此,如何设计富有特色的课程,如何更好浸润孩子的心灵,这是一项需要用责任、用能力、用前瞻意识来托举的工作。
“云支教”正在各地渐次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及时盘点得失,趋利避害,至关重要。实现“云支教”长期化、科学化、常态化,需要相关部门再加把劲,也需要制度设计更精准,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进来。正如有专家所称,“云支教”应在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建立长期对口帮扶机制、与当地教师团队协作设计特色校本课程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实现更大价值的突破。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上一篇 : 华帝股份:4月13日融资买入688.71万元,融资融券余额1.75亿元 世界快报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