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长忠
中华民族是最早之一进入文明阶段并至今没有中断过自身文明发展的唯一文明体,并在古代和古典时期创造了辉煌成就,从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完成了文明转型的任务,并正在全面建设现代文明。中国青年力量也在中华民族推进文明转型过程中登上政治舞台,并伴随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得以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锋力量,中国青年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适应时代特征和响应使命召唤,中国青年正以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不仅在整体上继续发挥生力军作用,而且还在许多领域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从而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力量!
同构的逻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国青年发展
(资料图片)
所谓文明,是指在理性指导下人类实践成果的总和。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也是为了人类服务的,因此,文明是存在于人类之中的。于是,我们将承载相应文明的较大规模的社会共同体称之为文明体,中华民族就是人类最早进入文明阶段并至今没有中断过自身文明发展的唯一文明体,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处于决定地位,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以及人的生存形态。在古代社会,人们在创造古代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共同体化为特征的人直接依附于人的生存形态。进入现代社会,人们在创造现代文明过程中,形成了以原子化为特征的通过物为纽带而形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存形态。
在古代和古典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文明成就,而且也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结构。虽然在每个阶段,这些社会结构不尽相同,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社会生产力的特征,使之形成以家庭共同体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家庭承载着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功能,成为生产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有机统一的载体。与之相适应,人们也形成了以依附于家庭共同体为特征的生存形态。传统农耕文明特点导致人口流动较少等因素,使老年人成为家庭共同体的权力掌握者。在这样的家庭共同体中,年轻人更多的是依附于家庭共同体,因此,在古代和古典时期,只是存在着生理意义上的年轻人,而不存在完整意义的青年群体。
现代文明起源于西欧,通过现代化浪潮影响了全球,并将其他文明体席卷其中。鸦片战争之后,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和现代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使中国古典文明开始崩溃,中华民族也由此走向衰落。推动文明转型并构建现代文明,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决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由此踏上了探索构建现代文明之路。从清末开始,在回应现代化浪潮冲击的过程中,现代工厂和现代学校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和学校。聚集在工厂和学校的年轻人,不仅脱离了家庭共同体,而且拥有了共同的生存境遇,形成了具有相对自主的共同社会诉求的群体。由此,作为现代意义的青年群体开始出现。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工人第一次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并为中国共产党诞生提供了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其领导下,在中国共青团组织下,中国青年不仅全面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而且全面参与了中华民族文明转型和现代文明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从此以后,作为现代意义的具有整体内涵的中国青年全面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积极参与推翻“三座大山”的伟大斗争,从而为完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清障任务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从而为完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基础任务而奉献了青春。改革开放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积极参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造,从而为完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发展任务而贡献了力量。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不仅积极参与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而且正在以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生力军与主力军之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中的中国青年角色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在文明发展的每个阶段,生产力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结构也因此而发生变化。之所以年轻人在古代社会条件下依附于家庭共同体,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却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推动力量,就是基于生产力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进而使不同群体在社会中的生存形态和作用发挥的差异而引起的。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不断迭代创新,进而推动了生产力持续发展,由此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以及不同群体作用发生快速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以社会主义方式来推动现代化建设。从技术基础来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所推动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以工业化为基础内容的。工业化发展,一方面需要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基础资金,这两方面都需要积累。相应地,青年人被组织在学业共同体或职业共同体中完成积累性任务,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意味着,在工业化条件下,中年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相对而言,青年人扮演着生力军角色。当然,在此过程中,在每次社会重要转折时期,基于其所具有的最少保守性、最大创新性、最具革命性的特点,青年人也总是扮演着先锋的作用。
新一轮技术革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字技术革命使中国开始进入了网络社会。数字技术快速迭代发展的特性及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后果,使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能够适应网络社会和数字社会,并且在数字技术运用和创新方面,青年人也更具有比较优势。数字技术的发展所呈现出的快速迭代的特点,导致数字技术代际更迭与青年代际更迭形成同构性,从而使每一代青年人都比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更加适应本阶段的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创新,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迁。这就意味着,从技术维度来看,数字技术的革命和发展,导致社会权力开始向青年人转移,并且在许多领域中,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作用上,青年人都呈现出起到了主导性作用的趋势和现状。
在工业化时代,基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训练和积累的需要,人类社会形成了学校集中学习的制度安排,由此就将大批青年人集中在学校空间内,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流空间形成了相对隔离状态。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维度上突破了这一制度所产生的区隔性效果,使青年人能够在网络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发挥作用,随着整个社会进入网络社会和数字文明阶段,这一影响就进一步加大,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意味着,在网络空间、虚拟空间乃至整个社会之中,青年人的影响作用比工业化时代大大增强,甚至在许多方面已经发挥了主导性影响。
从社会权力在不同年龄群体中分布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说,农业社会是老年化社会,工业社会是中年化社会,数字社会是青年化社会。基于从技术维度和制度维度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网络社会和数字文明的到来,青年人不仅整体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而且在许多领域和许多方面已经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变迁,特别是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以及推动整体社会发展方面,青年人所发挥的先锋作用就更加明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征程,创新已经处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数字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也进入跃升性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我们更好发挥青年人的先锋作用,不仅要发挥其整体的生力军作用,而且要重视其在许多领域中的主力军影响。只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持续不断地获得创新支持;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持续不断地拥有先锋引导;只有如此,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持续不断地保持青春律动。这就意味着,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继续高唱青年之歌!
青年强,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中国青年使命
从文明发展的逻辑来看,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青年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既要求青年人要自觉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同时也需要党与国家创造条件,让青年人能够顺利成长并履行使命。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为青年发展、青年作用和青年工作阐明了机理、明确了方向、作出了部署,从而使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明确了青年发展与国家、民族和文明发展的内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论断,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因此,这一论断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发挥青年作用和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遵循。从理论逻辑来看,“青年强,则国家强”反映了青年与民族、国家、文明之间的一般关系,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在青年与国家之间关系中的体现;从历史逻辑来看,“青年强,则国家强”说明了中国青年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历史过程中青年与国家关系的总结;从实践逻辑来看,“青年强,则国家强”阐述了中国青年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作用,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中处理好青年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第二,明确了青年发展和使命履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实际上是基于对时空两个维度的分析,对青年发展及其使命履行所作出的结论。从时间维度来看,这一判断将青年的生命历程与时代特点联系起来,指出了当代青年生活在新时代之中,而在新时代中,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讲,这是一个好时代,能够生活在盛世之中,这是幸福的,是“生逢其时”的。同时,新时代新征程又为青年提供了可以大展风采并作出贡献的众多机会,这是幸运的,对当代青年人来讲,从空间上来看,“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党的二十大宣布,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对当代青年人来说,“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第三,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和工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重要要求,是根据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青年发展和青年作用所作出的。也就是说,提出这些要求,不仅基于理论和历史的逻辑,而且基于战略和实践的逻辑。因此,青年工作就成为全党战略性工作之一。既然作为战略性工作,就必须围绕青年工作进行系统落实,这就需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第四,明确了青年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青年工作成为战略性工作。这就意味着,对于党和国家来讲,不仅要对青年工作进行部署,而且也要对青年发展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述,就是对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发展和青年作用的要求。一是要求“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求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三是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四是要求广大青年要“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文作者系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基地主任)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上一篇 : 华钰矿业: 公司始终严格按照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全球头条
下一篇 : 最后一页